学术期刊数字化须重视传播效能

发表于 2015年10月19日


    在今天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首要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用户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想要的内容。如何让传统期刊数字化后具有喜闻乐见的特点、产生巨大传播力,才是期刊数字化的真正意义所在。

  当下学术期刊面临着双重挑战:一个来自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如何确保核心期刊地位成为办刊人必须面对的现实;另一个来自电子出版物日益普及的数字化时代的压力,如何保证期刊的影响力不受削弱成为关注的焦点。前一个挑战与当下学术体制密切相关,基本还属于学术界本身的问题,如何建立更科学、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成为讨论的重点。而后一个挑战则是整个平面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那些以市场为依托的平面媒体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学术期刊虽然不在这一挑战的风口浪尖上,但同样面临影响力削弱甚至锐减的危机。于是,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便成为期刊界热议的话题。

  学术期刊必须引起受众关注

  人们在探讨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发展时,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数字期刊不等于传统期刊的简单数字化,期刊数字化绝不是将期刊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就万事大吉了。已有学者指出:真正的数字化不是把传统内容变成电子版,而应以平面媒体为核心,多种媒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事实上,数字网络时代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媒介的多元化和传播的高速便捷及海量信息。基于此,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首要的是必须把握关键问题,即如何让用户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想要的内容!时下的注意力经济表明,在海量商品和海量广告的时代,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是商品畅销的关键因素。媒体也同样需要这种关注度。

  传统学术期刊差异性的缺乏,尤其是形式表现的千篇一律,在数字网络时代必然失去其固有的优势——你纵然有见解独到的观点,但未被人识也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效果。在拥有优质内容之后,首要的事情是让其实现有效传播:在今天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迅速有效地将内容传播给受众是至关重要的。

  当务之急:转换办刊理念和方式

  尽管时下人们在探讨学术期刊数字化时,关注更多的是数字化之后的业务前景、版权问题和利益分配等问题,这些无疑是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而笔者更关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数字化之后期刊如何引起受众的关注。倘若没有必要的关注,也就谈不上什么前景,版权和利益更无从依傍。

  那么如何才能让受众关注呢?关键在于,所提供的产品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必须实现新的转换。就眼下学术期刊的办刊队伍而言,绝大多数都是做传统媒体的,多半还不熟悉网络阅读的特点和当下网民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习惯,因而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当务之急是要转换办刊理念和方式。就目前而言,由于不熟悉网络传播,传统媒体人总是将网络化交给IT企业和相关技术公司,由此导致两张皮现象:技术公司缺乏内容,内容企业缺乏技术。事实上,国外许多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均处于主导地位,这不仅体现了内容的重要性和主导作用,而且体现了传统出版企业对内容的掌控。

  在笔者看来,学术期刊作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学术发展的风向标,其内容价值不容置疑。尤其进入后工业社会时代,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所担负的责任越发重大,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凸显——后工业社会所出现的环境污染、贫富悬殊、文化安全、社会稳定、民族矛盾、恐怖主义及国际纠纷等问题,其复杂性甚至要远胜于工业社会。这一系列问题的协调和解决,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文社会科学。虽然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成果和智慧结晶,许多时候更多的是借助进入决策层和管理层来发挥作用,但其效用的持续发挥和真正实现,还有赖于大众的接受,形成全社会的共同意识和共同行为。因此,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当下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将最新的理念传达给社会大众,而数字化正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传统期刊须练好三内功

  当然,正如前面所述,期刊数字化不是单纯地将纸介质内容上网就万事大吉。如何让传统期刊数字化后具有喜闻乐见的特点、产生巨大传播力,才是其真正意义所在!为此,传统期刊当务之急在于练好内功。

  其一,要提高选题的关注度,即在选题取向上密切联系当下社会热点和理论前沿,进行深度分析和阐述,同时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富有创新,语言风格、表现形式等尽可能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最大限度贴近网络读者的接受习惯。

  其二,要创新产品形态,即在数字化过程中,着力于创新内容的集中提供和互动平台的建构。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应在内容上进行筛选和改造,不仅要将最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见解进行数字化传播,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创造新的产品形态;此外,还要适应网络传播即时在线的特点,建立相应的互动平台,形成与读者进行网络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和氛围。互动平台还具有采集社会各方面信息和观点的功能,对此加以分析和提炼,往往能产生新的学术话题,形成新的学术热点。

  其三,要实现现有编辑队伍的能力转换。长期从事传统期刊的编辑,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办刊思路,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真正实现,必须有与之相应的办刊理念和办刊方式。探索哪种数字化业务最有前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不了解和不熟悉网络空间特有的文化氛围和传播特点,就无法提供网络受众欢迎的内容产品。因而编辑人员网络传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便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倘若能扎实地练好这三方面的内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将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的危机转化为新的生机。

  (作者系福建论坛杂志社总编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ex.cssn.cn/xspj/xspj_yw/201501/t20150119_14847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