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改进高校智库评价机制的建议

发表于 2017年12月06日

关于进一步改进高校智库评价机制的建议

2017-12-05

 

建议人:刘 伦 江苏大学杂志社《高校教育管理》编辑部

建议单位:江苏大学杂志社

 

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组发布的《2012年全球智库年度报告》数据统计,我国高校智库总数约为700个(这一数据在《全球智库报告2016》中并未改变)。由于高校研究环境稳定且拥有我国80%以上的社会科学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的“千人计划”入选者,社会各界都对高校智库寄予厚望,认为高校智库理应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主力军。但是,高校智

库的作用却未得到充分发挥,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协同理念,各自为战,综合研究能力较弱。二是产出成果的学术研究倾向浓厚而实践导向不足,成果转化应用率较低。三是多数高校智库仍然沿用“经院式”研究模式,在以往的考核体系下,多数研究人员缺乏智库研究的意识和自觉。四是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沟通较少,提出的对策和建议难以满足政府需求。智库评价则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公正、科学的智库评价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智库资源的优化,还能推动我国智库的互动和整体实力的提升。

一、我国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

(一)著作方面

目前,涉及智库评价的著作较少,而且这些著作多从某一方面或从某一视角提出对智库评价的设想,对评价中涉及的要素、采用的标准乃至如何评价等的论证都较少。

(二)文献方面

2000—2016年,在中国知网通过筛选后得到的目标文献仅21条;检索“高校智库评价”,经过筛选后目标文献仅3条。由文献梳理得知,首先,智库评价从网络视角切入的研究较多。网络影响力代表着智库产品及观点传播的广度、深度,是舆论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的体现。因此,智库评价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平台建设尤为重要,是舆论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实现的物质载体。其次,学者们对智库评价研究的维度有从单一向多维过渡的趋势。最后,关于智库评价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这从文献中仅有两篇可以得出。智库评价不能止步于理论和观点的探讨,而要通过切实的实证研究对评价中的要素关系进行理顺和论证,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和说明,通过实证检验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智库建设。

(三)评价报告方面

目前国内共出台6份评价报告,其发布主体分别是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15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2015年),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2014年),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2016年),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2016年)。评价报告多是指标体系研究下的评价排名,对智库评价的其他要素如评价制度、评价程序、评价方式等披露得较少。有关智库评价的其他观点则散见于一些网络、报纸中。

二、高校智库评价机制建设的价值审视

(一)科学公正的评价应成为高校智库发展的“指挥棒”

1.促进高校智库资源优化。一方面,通过参与评价,被评价的智库主体都希望能够得到与自身贡献一致的回报,这种回报包括资源、名誉、社会承认、政府认可或社会责任等。因此,评价结果在短期内会影响高校智库相关部门的利益、声誉及资源分配。另一方面,对高校智库的评价不仅是一种共识性的价值判断,还是高校智库发展的价值导向。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应该整合低水平及重复建设的高校智库,促进高校智库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其综合研究能力。

2.规范高校智库发展。首先,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质上为高校智库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标准,为其组织建设、研究活动、结果评估及智库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其次,评价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智库评价让评价客体看到自身在智库体系中的位置、优劣,审视智库服务社会的效率、效力,提升自身学习和内部建设能力,增强智库研究的转换率和贡献率。最后,智库评价活动的开展同样起着监督作用,是规范高校智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3.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智库的全面信息。宏观层面,科学的智库评价是对参与评价的智库主体进行多方面信息的比较和排序,反映当前智库主体的发展状况、差异,探索智库建设的有效途径。微观层面,智库评价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高校智库更详细、全面的信息,方便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新一轮的决策咨询。

(二) 我国智库评价的角色缺位

1.现状审视:智库评价多聚焦于单维指标体系研究。目前多数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指标体系建设,发布的评价报告也多是指标体系研究下的评价排名。由此可见,当前的智库评价关注评价后产生的结果和排名,对智库评价的制度、主体、理论、机制、环境构建等的研究探索都较少。我们应建立智库的评价机制,通过改变评价理念、规范评价制度及程序乃至促进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等,发挥其判断、预测、选择及导向的功能。

2.角色缺位:高校智库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从当前发布的智库评价成果来看,我国智库评价主体还较单一,在出台的6份智库评价报告中,发布主体除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外,其他多为社会科学院等官方评价机构。从评价方法来看,评价过程要么过度重视量化评价,要么过度重视专家意见,而缺失量化评价和同行专家的有益结合,智库评估的管理和研究也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从评价环境来看,我国对智库评价的生态环境构建意识还较淡薄,对评价过程中的程序建设、制度建设也缺少关注。

三、构建高校智库评价机制的策略路径

高校智库评价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完善可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聚焦于评价活动,通过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改变评价导向、多元化评价主体、完善评价方法等途径,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客观。二是聚焦于制度、程序建设,任何评价过程都涉及利益关系,评价参与者及评价过程都应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以保障评价过程的公正、公平。三是聚焦于评价环境建设,事物的评价都是处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背景中,评价环境的构建有利于优秀思想产品的产出。三个层次环环相扣才能带来智库评价机制各要素的相得益彰,具体通过多维完善来实现。

(一) 转变智库评价导向

一是由数量评价向质量评价转变。在智库评价过程中计量评价的数字主义被过度推崇,专著、期刊的数量往往成为智库成果评价的重要参考。但是“著书不立说”的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的批评,评价更要看著作及文章中有多少创意、价值。

二是由学术评价向应用评价转变。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无论何时都应是高校智库的终极价值体现,高校智库应以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决策性用户的评价为主,以助于科研建设的前瞻性、预测性的学术评价为辅,将两种视角的评价导向相结合才能使评价更客观、科学。

三是改变评价“重现在、轻未来”的观念。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有些智库产出的思想或政策成果的价值不容易当时就被估量出,因此评价要考虑成果的未来价值。

(二)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高校智库的五大功能应该成为指标设置的参照要素。其次,高校智库同样遵循知识生产型组织的“生产、鉴别、使用、共享、转换和创新”的产品过程,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依循这一规律。再次,智库思想产出依托一定的人、财、物、技术资源,是智库知识产出的载体,智库平台建设也应是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指标。最后,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基于一定的理论工具,知识管理理论中的知识生态理论就与高校智库知识生产过程高度契合。

(三) 培养多元化智库评价主体

高校智库的评价主体是参与高校智库评价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也可是高校智库评价的组织者、利益相关方或第三方。各评价主体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智库进行评价,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虽然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单一的评价主体却很难保证评价过程及结果的公正全面。国外发达国家对社会科学的评价较为完善,基本形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独立的科技评价机构3个层次的评价体系,并通过立法形成制度予以推行,如欧洲联盟有由学者专家等组成的社会评价机构。我国高校智库评价主体还比较单一、模糊,将潜在评价主体的地位合法化或者建立第三方权威的评价机构,是未来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机制的趋势之一。

(四) 完善智库的评价方法

智库评价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式。主观评价依赖于评价主体的权威性及知识完备性,但是容易掺杂个人的主观意识、情感和偏好,且评价过程有随意嫌疑,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通过一定指标体系的客观评价能够弥补主观评价的不足,高校智库可追溯这一互补的原则,构建“主观+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同时,技术手段的完善也能够弥补评价方法的不足。“智库是人才库、数据库的结合,智库的管理和评估离不开数据积累、数据库建设、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呈现等方面的知识支撑,高校智库应该充分运用高校信息化、数字化、数据化的方法和技术优势进行智库建设、智库管理和智库评价。”

(五) 完善智库评价的制度规范

由于评价活动是主观、经验性的价值判断活动,因此评价过程中会面临主观与客观、学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创新与规范、本土与国际等评价标准的冲突。此外,评价活动是高校智库资源配置的指向标,涉及评价主体、客体及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因此,在高校智库评价过程中,对于参与评价活动的相关方及评价的标准、方式方法、过程,都要有一定的制度规范去约束。这种制度规范不仅仅是文件、操作规定或实施办法,而要上升到一定的法理高度。这样才能对评价的参与者及过程起到约束、规范的作用,防止评价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及学术寻租。评价中制度建设的完善具体可以从完善评价的信息公开制度、申述制度、反评估制度、回避制度、披露制度、责任制度等方面着手。

(六) 遵循公开透明的评价程序

没有科学、公正的评价程序,也就不存在科学、公正的评价成果[23]。评价程序实质上是对评价主客体及参与各方关系的约束和管理,公开、公正的评价程序能有效杜绝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及其他外在干预。这里的评价程序包括评价尺度确定,评价标准制定,信息收集汇总、整合判断,评价过程监督等一系列评价活动,其内容不仅包括对评价主体、客体及利益相关方行为的约束,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过程,还包括评价后的安排。高校智库的评价不仅要规范评价程序,还要推进程序公开,以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高校智库评价的程序建设和制度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程序为制度的实施提供具体步骤和手段,制度则为程序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七) 形成良好的评价环境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是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这种传统根深蒂固。评价活动是认识和判断的过程,受评价者主观性影响较大。公众对学术权威也存在盲目崇拜,学术权力渗透现象时而有之。评价活动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学术、道德水准下进行的,外在环境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评价活动的公正、公平。因此,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机制不仅要在评价程序、规制中体现,还要内化到评价主体、客体的意识和自律上,形成良好的评价氛围,不能让非学术因素左右评价活动而导致学术评价的异化。

(作者 郭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