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设计—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

发表于 2017年12月06日

项目编号:  RK2016028   

 

 

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软科学研究)

 

 

 

项目名称:  镇江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设计—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                                    

承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                            

单位地址:江苏镇江市梦溪路2    邮编:   212003      

项目负责人:  杨美成  电话: 0511-84448623手机: 13861396397   

项目联系人:  张美书  电话: 0511-84401095手机:13921590582    

主管部门:                镇江市科技局                        

 

 

 

镇江市科学技术局

一七年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第二章 从低碳经济视角审视镇江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5

2.1 镇江市产业及内部结构现状. 5

2.2 低碳经济背景下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7

第三章 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  10

3.1国外实践经验. 10

3.2 国内实践经验. 12

第四章 低碳经济下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16

4.1制定并实施产业结构升级的长远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增长力. 16

4.2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注重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16

4.3加速低碳经济要求的技术创新. 17

4.4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主动选择低碳产业. 17

4.5选择符合镇江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18

第五章 低碳经济下镇江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20

5.1营造产业发展的低碳政策环境. 20

5.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基地. 22

5.3调整工业结构,推进高碳工业向低碳转型. 23

5.4加快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发展. 24

参考文献. 26

附录  论文录用通知及原文. 28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发展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等)浓度不断增加,引起了全球气候以变暖为特征的显著变化。为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概念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低碳经济概念。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制定了举世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要求各国向联合国提出2020年减排目标。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化石能源消费快速增长,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国际能源局(IEA)的研究表明,到2030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能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系统和资源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在气候问题的国际关注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碳关税”将逐渐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壁垒。如无正确应对,将对我国制造业带来严重冲击。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严重性和紧迫性,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为此,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地处长三角的镇江市2012年被批准为中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镇江市政府积极从行动、管理、机制三个维度推动低碳理念渗入城市肌体和民众生活。镇江在全国42个低碳试点城市中率先提出202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峰值,这一目标比全国提前了10年。围绕“率先达峰”的目标,镇江研究确定并严格落实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大力实施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评估、考核等配套措施,扎实抓好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形成了强有力的低碳发展倒逼机制。镇江市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析(BI)、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全国首创开发运营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2015年12月,镇江市作为中国低碳城市的代表,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和贡献。

镇江低碳城市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市委书记夏锦文同志也指出,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关键是要下大力气、用实招硬招调整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才能使低碳城市建设行稳致远。夏锦文书记的指示点明了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于发展壮大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为基础,同时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经济主要发展动力并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碳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进而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深刻反思的结果。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要对现有经济进行一次深刻的能源转型,由以高碳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向以低碳或无碳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和发展理念,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改造,加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要通过促进低碳技术进步及扩散、推动低碳能源体系和产业结构建设,构建低碳产业链,开辟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现代服务业群,使之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探索和研究镇江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经济社会价值。

1.2 研究意义

(1)破解持续增长难题

长期以来,困扰镇江发展的最大难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经济发展新空间不足,产业结构偏重,有些年份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以上;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培育相对滞后,创新链不健全,与产业链不够配套,支撑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新路径、新空间需进一步挖掘和拓展。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生态系统质量和水、大气、土壤环境改善难度加大,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任重道远。资源能源约束趋紧,能源消耗以原煤、石油等为主,所占比例大于95%,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较低,用地紧张与开发效率不高并存,水资源有效供给问题突出。镇江清醒地认识到,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适应新常态,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汗水式增长”向“创新式增长”转变,把发展的重点转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挖掘环境资源优势

镇江最大限度挖掘环境资源优势,放大生态环境发展效应。让生态特色充分彰显。坚持以特制胜,打造生态标杆型城市,是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正如市委书记夏锦文所说,生态领先,必须是以生态为底色、产业为支撑、科教为优势、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带动、宜居为品牌的综合性重大亮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也才算是在生态文明上做到了“特别出色”。让山水灵气充分释放。镇江山水资源丰富,有山体235座、河流60余条。激活沉睡的山水资源,创造性地把全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统筹打造。主城26座山体就是26座公园,使显山露水、透绿现蓝的愿景成为现实;开展“一湖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凸显江河交汇的独特风貌。让生态文化充分发掘。镇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茅山道教提出的“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崇尚自然、效法天地”朴素生态理论博大精深。坚持古为今用,把历史作为“城市之根”、文化作为“城市之魂”,将丰富的人文积淀与秀丽的自然遗产充分展现出来,以生态文化魅力激发镇江发展活力。

(3)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新阶段的现实要求。在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阶段,把握发展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产业结构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特征,镇江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八个大力推进”的首要任务。新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镇江深刻地认识到,唯有创新发展,才能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唯有协调发展,才能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唯有绿色发展,才能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新期盼的使命担当。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镇江顺应人民群众期盼,让老百姓吃上安全食品、望见一汪碧水、呼吸清新空气、享受优美环境,尝到绿色健康生活的滋味,真正使绿色发展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第二章 从低碳经济视角审视镇江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为了准确把握镇江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首先要了解镇江市产业结构现状、能源结构特征以及产业碳排放量,从而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强大的依据和资料支撑。

2.1 镇江市产业及内部结构现状

(1)镇江市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

镇江市2015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8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726.96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642.63亿元,增长10.2%。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7:50.2:46.1调整为3.8:49.3:46.9,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351元,增长9.5%,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7720美元。

(2)各产业内部结构

1)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5.1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70千公顷,下降0.4%;全年粮食产量125.15万吨,比上年减少0.87万吨,下降0.7%;油料产量5.81万吨,比上年减少0.12万吨,下降2.0%;蔬菜产量123.38万吨,增长2.8%;水果产量13.44万吨,增长2.9%。全年新增“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20个,累计拥有919个。

牧渔业生产有增有减。生猪存栏39.88万头,比上年下降1.7%;生猪出栏59.8万头,增长3.8%。家禽存栏571.72万只,增长2.4%;家禽出栏1680.4万只,下降0.6%。肉类总产量8.16万吨,增长1.2%。禽蛋产量2.67万吨,增长6.1%。牛奶产量1.84万吨,下降18.5 %。水产品产量9.78万吨,增长3.1%。

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加快。全年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面积2.91千公顷,累计65.31千公顷,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比重59.2%,提高4.5个百分点。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3.67千公顷,累计72.89千公顷,高标准农田占比重46.4%,提高6.3个百分点。新增设施农(渔)业面积1.93千公顷,累计36.14千公顷,设施农(渔)业面积占比重19.2%,提高1.5个百分点。年末农机总动力154.5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总水平81.5%。

2)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缓中趋稳。年末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4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781.9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大中型企业总产值5781.24亿元,增长8.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1484.81亿元,增长4.7%;重工业总产值7297.10亿元,增长8.5%。分门类看,采矿业总产值61.62亿元,下降3.3%;制造业总产值8562.45亿元,增长8.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157.83亿元,下降8.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538.35亿元,增长7.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2900.72亿元,增长10.0%;民营企业总产值5367.15亿元,增长6.7%,其中私营企业3642.56亿元,增长6.9%。

表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303.04

  12.7

  焦炭

  万吨

  46.40

  -13.5

  冰醋酸

  万吨

  124.04

  0.6

  钢材

  万吨

  365.68

  -11.8

  铝材

  万吨

  45.22

  1.3

  香醋

  万吨

  22.50

  8.4

  桥架

  万吨

  28.20

  7.0

  多晶硅片

  万片

  18388

  3.3

  复合木地板

  万平方米

  4825.96

  3.0

  民用钢质船舶

  载重吨

  81140

  53.9

  高低压开关板

  万面

  82.66

  1.6

  电力电缆

  千米

  186009.9

  9.5

  眼镜成镜

  万副

  899.62

  8.5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399.44

  -6.7

企业效益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33.25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实现利税、利润总额889.68亿元、575.6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3%、12.4%。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6.7%、7.2%,比上年分别提高0.3、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1.54万元/人,比上年增长7.1%。

 

表2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情况

  项目

  销售收入(亿元)

  比上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

  3927.24

  10.4

     # 新材料

  1100.40

  9.8

      高端装备制造

  1185.90

  11.6

      新能源

  562.30

  15.8

      航空航天

  248.30

  -6.5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

  308.05

  6.3

      新一代信息技术

  522.30

  16.0

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全年“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销售收入392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重46.2%,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全年完成总产值4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8.6%,提高0.5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出现负增长。年末拥有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资质企业381家,比上年减少10家。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41.5亿元,比上年下降2.2%;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竣工面积2362.4万平方米、926.9万平方米,比上年分别下降2.4%、 2.8%;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7.5亿元,比上年下降18.3%。

2.2 低碳经济背景下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追求绿色GDP、清洁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新兴战略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要实现镇江市低碳经济和新兴战略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

镇江市产业现状截至2015年末,三次产业占比为3.8%、49.3%、46.9%呈现“二、三、一”结构,且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例失调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上世纪90年代,镇江市经济发展依靠金东纸业、索普化工、京阳水泥等为代表的一批支柱企业,但是造纸、化工、水泥均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产业结构急需升级。2009年镇江市实施“千百亿工程”后,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造纸及特种金属等已跃升为本地主导产业;目前镇江拥有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世界500强中有50余家落户镇江。但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例失调,传统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在工业产业中表现较为明显,“十二五”末,全市传统产业共实现销售1859.85亿元、利税202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的69.4%和57.3%;吸纳就业人员32.7万人,约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0%;服务业方面,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占比偏小,且服务业中传统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依然占据了很大比重。

镇江市的工业企业以高能耗的重工业企业为主,且三次产业呈现高碳经济特征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镇江市地处沪宁工业带、长江和运河十字交汇点,具备发展基础工业所必要的港口、交通、能源、水利、用地及城市依托等优势条件,镇江市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原煤使用占总能源消耗的比重远远超过长三角一带的其他城市,根据《镇江市统计年鉴2015》,2014年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50万吨标准煤的行业有5个,依次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五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975.43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7.69%,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每增加一万元产值需要消耗5.11吨标准煤,属于高能耗、低产值行业。因此镇江市减排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显得尤为迫切。

在价值链中,从研发设计、制造到营销三个环节,价值呈现微笑曲线分布,镇江企业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生产单机、零配件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附加值相对较低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有的上下游产品延伸不多,适应市场能力弱,缺少发展后劲。不少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整体附加值偏低,碳排放量较多。同时高端新兴产业规模依然偏小,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偏低,而对于利润丰厚的前端研发和后端品牌销售阶段生产经营存在不足,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数量规模、上市公司数量规模是一个地区工业实力的标志和象征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在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江苏有73家企业入围,而镇江市仅有1家,可见镇江规模企业偏少,销售总量、规模企业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当前,镇江市已着力打造了7个新兴产业特色园区,但集聚区离“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产业内部“过得硬、打得响”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还不多,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和集聚度还处于较低层次。

企业研发投入较少,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缺乏支撑。2015年,镇江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为2.55%,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高层次、复合型技术带头人、技能型人才紧缺和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上仍较薄弱,同时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尚待完善,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间的产学研联合互动不强,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的重复、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其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我市新兴产业技术标准数量、自主品牌和专利的拥有数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数偏少,多数专利仍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实力有待提升。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所在,直接决定着实现低碳发展目标能否成功,但目前由于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70%的低碳核心技术需要“进口”,低碳技术的软肋制约着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

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竞争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跨越,人才作为智力支撑、技术支持是关键。目前,镇江新兴产业发展正面临中高端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和生产一线产业工人共同短缺的现实难题,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尚不能适应高科技、高技术、低碳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新兴产业中的人才以及高端领军人才明显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我市人才的集聚效应偏低。人才难觅、人才难留,“引得进”和“留得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两难”瓶颈。如何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最佳用人环境,努力放大对人才的“磁吸效应”,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三章 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

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技术及制度创新、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低碳经济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入低碳经济的大潮。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和国内部分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产业的成功经验,有利于镇江市低碳转型的发展。

3.1国外实践经验

(1)制定相关法律及政策引导机制

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正确的政策引导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为此,发达国家纷纷颁布法律、制定相关政策以推动本国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美国对气候的控制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很重视。早在1990年,美国就施行了《清洁空气发案》,该法案通过对汽车污染的控制及危险空气污染物的控制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2005年又出台了《能源政策法》,通过减免税收等政策加强国内电网等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生产新能源汽车,减少对国际石油的过度依赖等;美国参议院于2007年7月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特别强调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通过发展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明确了低碳经济将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9年颁布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确定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减排的目标,要在2050年将排放总量降低到2005年的83%。美国力求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改变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以真正的完成美国经济在二十一世纪的战略转型。

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产业价值链向以资源密集型企业分布模式,把握低碳经济核心技术,想高技术的现代产业价值链延伸。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于2009年7月通过了《英国低碳过渡计划》,标志着英国正式启动向低碳经济转型。该计划从两方面对产业价值链的分布进行了调整:一是通过细分能源、汽车等高碳产业所引出的产业链条,积极向这些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改造现有技术,以实现低碳化。二是大力发展低碳型服务产业,如碳排放交易服务、企业碳管理咨询服务、绿色金融服务等。

韩国于2010年4月制定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通过该法,韩国明晰了其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就是在绿色经济的引导下,将绿色技术、优势产业、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中的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2)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低碳产业发展

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通过鼓励新能源技术和低碳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欧盟在低碳技术研发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欧盟委员会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增加500亿欧元用于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储存等拥有开发潜力的领域发展低碳技术。德国政府通过产业转移与新能源幵发措施,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德国政府为了减少火力发电的比例,降低碳排放,通过增加对清洁煤技术、收集并存储碳分子技术等研究项目的投入资金,支持建造示范低碳发电站。

日本政府为了完成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制定了综合性的措施与战略性长远计划,改革工业结构,即通过低碳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促进产业升级,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医疗与护理、新能源等新兴行业,同时还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日本政府计划,在未来两年将财政预算中的300亿美元投入到“环境能源革新技术开发计划”中去,以尽快引发出节能减排新技术。

(3)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

为应对世界能源紧张,澳大利亚政府建立气候变化政策部,为建立一个良好的低碳环境,着力进行新能源普及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并制定了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如澳大利亚政府要求电力公司供电中必须有一定的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并计划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要达到整个电力的20%。

美国对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给予高度重视。2006年,布什总统将“先进能源计划”列入《国情咨文》,该计划强调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的资金支持,并明确指出在2007年财政预算中,增加22%的经费用于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一是提升核电生产能力,鼓励建设先进的核电厂,对先进核反应堆技术的研发给予资助;二是支持对生物燃料的研发和利用,加快研究生物燃料技术并降低生物燃料成本;三是积极发展“氧经济”,建立相关基础设施以加快开发氢燃料的步伐。

(4)运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

1)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内开展碳排放交易的国家是英国,它于2002年正式实施排放交易机制,为工业部门中发电和供热企业、金属冶炼加工企业、造纸企业等高耗能企业规定具体的减排目标,并确定如何向企业分配排放权,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德国政府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政策制度以支持排放权交易的顺利进行,德国希望进行有序的市场竞争,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权的最优化配置,清除排放权限制对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同时,有助于企业开发和应用低排放、高能效的低碳技术。欧盟在其成员国范围内,,构建了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并于2005年进行了公司级别上的排放交易,除了污染性工业企业和发电厂可以参与交易,还将交易范围扩大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门。

2)通过财税政策推进企业减碳

财税政策是促进低碳经济和约束高碳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英国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可再能源,早在2000年的“英国气候变化计划”中就提出了 “气候变化缴款”这项具有实质性的政策,规定所有向非民用工业、商业和公共部门提供能源产品的供应商都必须缴纳“能源使用税”,如果供应商提供的是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则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为推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步伐,鼓励企业对节能技术的研发和高能效设备的引进,日本政府出台了多项财税优惠政策。在2009年3月,日本国会同意将88.5万日元的财政预算用于鼓励低碳产业发展,其中60%的预算减税额用于以下三项内容:其中,对新能源汽车的减免税达2100亿日元;对节能环保投资减税达1900亿日元;对鼓励中小企业向低碳转型的减税达2400亿日元。

除此之外,上述国家还从以下几方面建立了低碳社会生产方式:政府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企业应利用技术创新生产低排放产,倡导消费者购买低碳环保商品,城市规划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居民徒步或依靠自行车等低碳方式出行等,通过这些措施,改变以往高生产、高消费、高排放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促进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升级。

3.2 国内实践经验

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发展之路,201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地区包括五省八市、试点地区的选择并非偶然,五省八市的出炉,既考虑了各地已有的工作基础,也充分考虑了地域的代表性和不同的城市类型,包括东北、中部、东部沿海、西南和西北地区,涵盖了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形态,这将有利于我国积累指导不同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

3.2.1编制发展规划,引导产业低碳化

2010年,广东省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同时已经完成《广东省幵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有关部门表,广东主要分四阶段实施《方案》,2010年8-12月为启动期;2011年为起步阶段;2010-2013年为攻坚阶段;2014-2015年为深化阶段。广东省通过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同时规模化发展核电,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推进能源结构优化。

3.2.2建立配套的低碳法规和产业政策

(1)法律法规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

在法律法规方面,深圳市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作为发改委确认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深圳市在国内率先为循环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于2006年7月1日颁布实施,近几年,深圳又相继颁布实施了《深圳经济特却建筑节能条例》、《深圳清洁生产审核办法》、《深圳市工业能耗指引》、《深圳市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等配套的法规和政策规章。可以看到,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深圳市己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法规从规划指引到具体实施操作层面都有涉及这些经验值得重视和借鉴。

(2)财政金融手段是产业低碳化的动力

在财政政策方面,广东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为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对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实施惩罚型电价。此外,广东省设立了发展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低碳经济科技研究开发、技术标准制定、产品示范推广、重大项目实施等工作。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给予资金支持,鼓励环保类技术长信和相关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还提到对从事资源再生利用的再生资源产业,探索建立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

在信贷政策的支持方面,中国银行天津滨海分行与中兴能源(天津)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将提供1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以支持后者在天津发展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和节能服务产业。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专门颁布了《支持节能减排信贷指引》,为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此次中国银行与中兴能源合作,支持作为低碳城市试点的天津市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天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3.2.3立足资源禀赋,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由于资源禀赋或者历史沿革的原因,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所以在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方面,应区别对待。

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型能源产业的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及实现低碳经济的极重要环节。从各地的产业体系构建中不难看出,几乎所有地区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要求。

(1)河北保定构建“中国电谷”

河北保定市经济相对不发达,但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保定市《低碳城市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任务,在不断推进太阳能发电的同时,对垃圾和稻秆进行回收再利用,积极开发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以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产业为核心,不断巩固和强化其“中国电谷”和“太阳能之城”的地位,形成规模化的低碳产业集群。目前保定市以中国兵器天威集团为核心的六大产业体系,这些产业包括光电、风电、储电、输变电以及电力自动化等,新能源企业达160多家,形成了新能源产业园区。目前,“中国电谷”以保定高新开发区为依托,成为了 “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建造了 “中国第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与五星级酒店一体化建筑”、“第一片大功率风力发电叶片”、“第一个风电叶片研发中心”、“第一台大型风电整机传动检测平台”等。

(2)重庆探索“水能”新应用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比例与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但是长江、嘉陵江、武将等河流纵横于重庆市,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人工湖、水库数量很大,总储蓄量在15亿立方米以上。重庆市的自然特点决定了它必须确定自己独特的低碳建筑之路,建设“水空调”项目被提上了发展的议程。

2009年,庆市被财政部、住房和城建部确定为“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全国示范城市”,获得专项资金7000万元用于实施“水空调”示范项目。“水空调”出现,大大降低了对电力的消耗,相对于普通的空调,在夏季可节约电能25%左右,在冬季的节能率高达50%。水土片区是重庆市两江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之一,重庆市计划“十二五”期间,水土片区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广面积将不低于300万平方米。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及国内部分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举措,镇江市应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在政策法规、技术创新、产业选择等方面经验,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经济发展要求,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


第四章 低碳经济下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4.1制定并实施产业结构升级的长远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增长力

镇江必须出台更为详尽的产业整体规划和低碳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发展低碳产业,一方面降低高碳产业的比例比重,一方面通过低碳产业有效的提供清洁能源和可替代能源,逐步建立起具有低碳特征的能源结构、技术体系以及产业结构。对于镇江的主导产业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工业,则应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产业技术的革新换代速度,一方面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快淘汰落后产能、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要加速节能减排的相关技术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重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制定,要从长远出发,也要考虑到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能性。除此而外,对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建设必须审慎处置,力求在建设之初就能充分。考虑减排的要求,避免二次重复建设和浪费。

4.2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注重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通常使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只是对国民经济的一个大致分类。每一大类产业中又可以根据不同标准细分为多种不同的子产业或者行业。例如广义的农业可以分为农林牧副渔等多种产业。从更为细化的产业结构角度来看,每一个行业大类中也可以有高碳和低碳的区别。因此在三大产业内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

不同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一种建立在大规模的机械使用和技术知识投入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一种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高碳农业”、“石油农业”。现代农业的生产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规模经济,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远高于传统农业的碳排放。尽管镇江市农业存在集中度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但是镇江市农业已经具有了现代农业的很多特征。因此镇江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改造和升级。一方面需要对农业中的碳排放进行治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一方面则要在农村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等等。

工业无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镇江应该在工业内部进行更多的有目的性的清查和整治工作。对于那些规模小、排放高、能耗高且没有规模经济的小型工业企业促使其关停并转,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则一方面要促使其尽快实现低碳转型,一方面对这些企业的新增项目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和更为审慎的审批,对于不符合排放和环保要求的一律驳回。与之相对应,对于那些低排放、低污染且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则应积极支持,加快审批,辅之以严格的审查和验收制度,确保整个工业中低碳产业比重的上升。

虽然总体上来看,服务业是一个排放少、能耗低的低碳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服务业应当放松监督,对于可能有高排放的服务业也必须禁止。不过,对于能耗低附加值高的服务业,如金融、旅游等,则应积极推动其发展,减少这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4.3加速低碳经济要求的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无疑是一种高技术的经济模式,需要各种能够减少能源消耗或者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排放的技术作为支撑。这些技术在镇江经济各部门中能够得到广泛的运用。特别是考虑到镇江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极大,因此针对煤炭有效清洁利用的技术对于镇江的低碳经济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除了能源类技术之外,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勘探开发、采掘运输以及高效利用技术等等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一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诸如 CO2捕获、存储等新技术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供碳汇,为镇江整体碳排放提供非常有效的支持。

然而,实现这些技术方向上的创新和突破并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问题,也不完全是一个资金资源投入的问题,构建一个能够产生这些技术创新的机制才是根本。一方面应突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整个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企业之间的资金资源整合以及与其他有关社会力量的互动和协作,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将对技术的需要传导至技术的供给方,从而使技术的供需实现数量和结构上双重均衡。此外,通过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也是获取这些技术的有效补充。

4.4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主动选择低碳产业

改革开放之后,镇江的产业结构受国际市场的引导有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大量的行业和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下快速发展,而另一方面这些产业中有很多属于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其产品却销往国外,这在客观上造成了镇江碳排放大幅度增长,但实际上承担了碳排放转移责任的问题。

镇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一些产品生产和产业行业在较长的时间内仍然是镇江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选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碳减排的趋势,在重工业高速发展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在改造本地原有产业的同时,对于外来产业的转移则要有所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槛和技术标准,使之符合镇江的产业结构低碳化的要求。

4.5选择符合镇江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历程,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低碳经济的实现可以由政府、企业、居民甚至外国投资者和消费者共同完成。其中,政府作为先导者,往往起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但是更多的具体工作是由各微观主体实现和完成的。政府往往不是直接干预和改变国民经济中的具体实施,而是通过立法、宣传、财政、金融等多种政策手段推动和促进微观主体按照该国设定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而连接政府政策与微观主体行为的是市场中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政府不能改变市场运行的规则,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改变市场竞争的结果来改变微观主体在市场规则下的所得支付,从而改变其利益结构和取向,进而改变其行为,从而最终达到政府的目标。这种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一种以市场为主导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镇江能够直接应用是存在争论的。一方面是为镇江目前的市场经济建设还存在很多机制制度上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基础还不够健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镇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参与程度始终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因此,镇江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不可能完全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完全由政府包办,也不可能彻底的依赖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照搬照抄欧美的发展模式,应该选择一种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以及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的力量多方参与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由这三方共同参与、实现低碳经济。

 

图1 多方参与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政府应起到引导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构建市场体系的作用,在宏观层面上逐步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完善并逐步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特别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也应该尽快建立,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改变企业行为和消费模式,促使企业生产和和居民生活低碳化;再次,结合“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图2  政府主导、微观主体配合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章 低碳经济下镇江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5.1营造产业发展的低碳政策环境

(1)健全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最根本的和普遍适用的低碳经济基本法为依据,以相关部门法律为主干,以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为内容,以配套细则和激励机制为支撑,构建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手段,约束企业低碳生产和民众低碳消费的行为模式,推进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

镇江市政府部门应围绕国家的相关法律,借鉴深圳、重庆等地经验,适时出台适应本市经济发展的促进意见及低碳法规政策,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建立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环境。镇江市应通过编制出台《完善煤炭资源管理意见》、《风资源配置管理办法》、《可再生资源发展规划》等政策制度,改善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小对煤炭石化燃料的依赖,大力推进光伏发电以及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建立政府决定资源配置权机制,通过完善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将优势资源、重大项目倾向于市内产品关联度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企业。

(2)实行目标责任制,确定决策协调机制

要想真正地完成高碳向低碳的转变,首先应发挥镇江市环保部门的作用,以目标责任制为只要形式,建设完善的统计、检测、评价考核体系;确立良好的决策协调机制,明确责任,高效组织协调当地有关部门,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有序推进当地低碳相关工作的开展。

1)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节能体系建设

环保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能评监督和管理制度,严格审查程序,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能源消费和碳减排统计数据库加以补充完善;将中小企业及农村地区纳入到统计考评体系之中;构建低碳化评价指标和政策目标体系;建立纵向管理的低碳经济环保执法机制,同时地方政府应尽可能少地干预环保部门执法。

建立完善的节能体系,包括节能标准、统计、检测、考核、政策等,对高耗能企业应加大监管力度,实行阶梯式电价,对超出最大限度的产品提高电价;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大舆论宣传,向社会民众倡导节能减排等。

2)防范环境风险,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对重点环境污染源进行风险评级,积极预防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环境污染隐患。完善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对重点污染区进行实施监测,使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公正执法,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机制,依法对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深入追究造成污染环境事故的企业的责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3)对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发展提供财政金融支持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

镇江市财政厅必须主动争取国家加大对本市基础设施及公益项目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力度,主动申请国家财政拨款,加大对镇江发展新能源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积极主动地申报公益性建设项目。其次,合理利用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探寻更宽的融资渠道;确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等资金的比例和额度,在经常性预算中设立节能支出科目,对低碳发展的重大项目和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釆取奖励、税收优惠、贴息贷款和直接补贴等方式给予支持。

镇江市目前尚未对企业开征碳税,因此可首先尝试对企业进行“碳减排量积分制”或“房地产碳税空转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减碳;当时机成熟后,可建立用于冲抵碳税或政策规定的其他税费;镇江市还应完善相应的财税政策体系及风险承担机制,为积极响应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实行价格补偿及财政补贴机制,降低企业生产新能源的成本。

2)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给予财税支持

镇江发展改革委员会应研究制定《新兴产业指导目录》,清晰地界定出所要支持的范围和对象,应统筹研究相关部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整合现有政策和资金,在多方面对新兴产业予以扶持:财政专项资金、融资贷款、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低碳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机构的建立等。镇江市应运用财税的政策,推动企业积极减碳,是企业自觉地承担起低碳社会责任。政府应以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强对低碳技术的引进、转让和自主研发,包括对技术转让收入的税收减免和扣除,对技术引进的税收优惠等。

3)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政策

 

镇江市应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涉足低碳技术开发和低碳经济领域,开展低碳融资活动。一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如商业性金融机构,非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公募和私募基金,以“绿色贷款、低碳贷款”和“社会责任基金”为概念,逐步调整信贷结构,向节能减排项目和低碳技术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提升“绿色信贷”等衍生产品的创新能力;对重大项目贷款的浮动汇率实施调整。二是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有利于镇江市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尽快建立;与国际投资银行、投资机构开展合作,在镇江市范围内建立与碳排放交易机制相关的融资和中介服务业;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退出低碳结构型金融产品,以支持碳排放交易的顺利进行。

5.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基地

(1)    风电产业

以哈电通用风能(江苏)有限公司和联合动力长江(江苏)有限公司两个风电整机企业为龙头,利用我市新材料和机械加工企业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引进一批风力发电机配件生产企业。发展的重点产品为叶片、轴承和风电变流器等。大全集团1.5-3MW风力发电全功率变流器,由大全集团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团队紧密合作开发完成,通过国家能源局产品鉴定。产品针对风电高可靠性、防盐雾抗腐蚀,以及安装体积重量受限、维护空间小的环境要求设计,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变换率、谐波抑制好、少维护、防腐蚀抗盐雾、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可快速响应电网有功、无功的调度指令等优点,满足风电并网接入要求。该项目总体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风电大型设备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企业对高端风电机组制造技术的垄断。项目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件,软件著作权4件。风电轴承具有使用环境恶劣、高维修成本和高寿命要求的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2)生物柴油产业

江苏恒顺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成套技术分别获镇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和中国石化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产品可进入中国石化油品销售的主渠道。2015年可形成年产65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在产业链延伸方面,一是开发用于航空的生物航煤产品,二是建立百万吨级的生物柴油物流基地。

(3)氢能

加快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制氢及氢能发电装置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进程。该项目通过移动制氢并与氢燃料电池结合,实现氢气发电、移动发电的目的。主要目标产品是:高效复合制氢剂、高效制氢机和多功能氢能发电机。项目已完成高效复合制氢剂(缓释型和增强型)、1500L~20Nm3高效制氢机、4W~5kW氢能发电机产品的中试,部分产品开始实现批量生产;制氢机及氢能发电机系列产品通过了国际产品CE安全认证,同时可移动式PEMFC氢能发电机获得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并完成制氢机和氢能发电机2项企业标准备案,氢能发电机和制氢机通过国家权威机构认证,已取得检测报告;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顾国彪、彭苏萍院士等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4)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产业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本上的最大瓶颈,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利润最丰厚的环节,由于各国为实现减排目标,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故未来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将呈现持续性增长的态势。目前我市以生产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为主。从产业链角度分析,未来我市应主要发展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占整个电池组的35%的成本,用工少,人均产值较高,我市江苏科捷锂电池有限公司已在全国市场初具品牌效应。发挥我市铝铂、铜铂等金属材料压延加工的优势投入正负极截流体生产项目;研发技术含量最高的隔膜产品,替代进口。积极发展电池组装,进而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

5.3调整工业结构,推进高碳工业向低碳转型

(1)研发化工新材料,实现化工产品精细化

镇江应发挥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的专业人才优势,在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上,克服技术难题并注重成果转化,通过产业整合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攻克工业用碳纤维原丝合成及碳化关键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加速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在镇江形成我国最具规模的碳纤维、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生产中心,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促进纳米碳酸钙(纳米碳酸钙是塑料、橡胶、涂料、油漆、造纸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功能性助剂)的规模化和系统化进程,扩大市场应用范围;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并引导战略投资者投资;加快对高纯硅材料等特色高端产品的研究;形成万吨级以上的生产能力;开发高性能汽车钢、大截面铝材,为汽车、轨道客车提供原材料。

(2)依托科研院所,加快产业技术创新

聚焦镇江市重点产业、优势学科领域,依托高校、科研单位及重点企业,努力提高工业技术的开发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一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对技术创新要素进行整合,建立和改进科学技术,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中心、技术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公共研发平台;二是凭借大学科技园、金融服务、风险投资机构等,加大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加快规模化公共创新平台的构建,使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为企业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创新;三是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创建关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与俄罗斯、欧美、日韩的技术交流和合作,鼓励知名科研机构在镇江市成立技术联合研发基地;四是推动创新资源的集聚和传播,在镇江建设集科技创新、服务扩散、企业孵化器等一体化平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加速建立以低碳技术研发为主要方向和重点的科研机构,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解决镇江的相关技术瓶颈;有利于集成创新资源和科技力量,围绕发展低碳经济,着力开展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绿色材料、碳排放管理和碳交易等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开拓新的低碳技术增长点,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起集产学研政于一体的创新价值链,加速培育和推进镇江市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加速低碳技术专门创新性人冰的培养和引进;有利于从科学理论和政策层面为市委、市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意见建议和参考依据等。

5.4加快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发展

(1)合理农业产业布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投入的支持,因此,镇江科技局应适当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管理信息,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科技投入以促进对动植物品种的研发和培育,提升农业生物育种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努力建成种植资源库和国家级研发基地,为培育转基因生物新物种以及研究能源节约性技术和环保技术提供设备齐全的研究场所。

(2)结合农业发展优势,推进农业的轻型化作业

镇江市应加快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将农机与农业相融合,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使机械化耕作水平提高到80%以上,完善农业数据库并建立信息化平台,对农民进行科学种植的专业化培训,从而提升农民对农业的信息化生产和管理水平。

改变传统农业中“靠天收”的种植方式,地方政府应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工程的建设,一方面应完善松原灌溉区等重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大型灌区完善配套设施,对陈旧的大型灌排泵站进行改造更新;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工程的建设,科学发展农村小水电,对山区水资源应合理开采,地方政府应对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建设给予指导,保证农村小水电安全运行,增强农村小水电的抗灾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要求,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等节约型技术使用,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促进农业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强乡村传统建筑、民俗文化、文明形态保护和传承,引导农民养成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落到实处。

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把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学习借鉴浙江等地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遵循农民群众意愿和主体地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持续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生产文明、生活美好、人文和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王韶华,于维洋,张伟. 我国能源结构对低碳经济的作用关系及作用机理探讨[J]. 中国科技论坛,2015,01:119-124.

[2]曹炳汝,谢守红,黎晶晶. 长江三角洲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06:159-163.

[3]位贺杰,张艳芳,朱妮,栗新巧.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区域低碳经济水平及协调性评价——以陕西省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2014,06:305-310.

[4]李爱琴,曹玉昆,朱震锋.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因素体系构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02:108-115.

[5]吴飞美,郗永勤.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23-28+166-167.

[6]王志亮,王玉洁. 高新技术企业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量化分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02:80-84.

[7]程敏. 低碳经济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方向[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3:75-78.

[8]段梅,陈福生. 中国省际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测度与评价[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01:23-32.

[9]赵海凤,闫昱霖,张大红. 低碳经济计量模式[J]. 生态学报,2015,04:1249-1257.

[10]周杰,李金叶. 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 世界农业,2015,02:6+1-4.

[11]李阳. 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 经济纵横,2015,02:78-82.

[12]杨冉冉,龙如银.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变革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2015,07:235-239.

[13]李玉婷. 国外低碳经济政策研究:进展、争论与评述[J]. 当代经济管理,2015,05:7-13.

[14]王雅莉,王妍. 新常态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及其路径构建[J]. 求索,2015,04:67-71.

[15]雷明,虞晓雯. 我国低碳经济增长的测度和动态作用机制——基于非期望DEA和面板VAR模型的分析[J]. 经济科学,2015,02:44-57.

[16]虞晓雯,雷明. 面板VAR模型框架下我国低碳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动态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14,S1:731-740.

[17]李沙浪,雷明. 基于TOPSIS的省级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及其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14,S1:741-748.

[18]陈琦,欧阳峣,徐雪松. 我国钢铁企业低碳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07:1896-1904.

[19]李晓红,尚志飞,长青. 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税收政策支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01:14-18.

[20]施锦芳. 日本的低碳经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06:136-146.

[21]罗良文,雷鹏飞,张万里. 立足国内,放眼国际,聚力共促低碳经济发展——首届低碳经济论坛(武汉)综述[J]. 经济研究,2015,11:187-192.

[22]罗小芳,卢现祥. 论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03:81-88.

[23]杨浩昌,李廉水,刘军. 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02:147-162.

[24]孙久文,姚鹏.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比较分析——以新疆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03:127-132+147.

[25]涂建明,李晓玉,郭章翠. 低碳经济背景下嵌入全面预算体系的企业碳预算构想[J]. 中国工业经济,2014,03:147-160.